土豆阅读 > 言情小说 > 归义非唐 > 第491章 受降六州(万字大章)
  “杀!!”

  “放!”

  “败了?谁说的败了?!”

  乾符二年三月初六,当邺城之战的消息传到幽州的时候,正在率军与曹茂交锋的张公素,顿时便感觉到了不妙。

  “直娘贼的,这李弘规还号称成德骁将,竟被打得全军覆没!”

  张公素拿着手中军报,额角的青筋暴起,整张脸紧绷如铁,连腮边的胡须都跟着微微发颤。

  左右的军将也有些不知所措,毕竟三镇联手这件事传扬得浩浩荡荡,各镇表文更是如纸片向四周扩散,便是连幽州的他们,都不免觉得朝廷会被三镇给逼得回援。

  结果这才多久,两个月不到的时间,所谓三镇便被刘继隆重创邺城。

  李弘规自称的十万大军,从开拔南下到全军覆没,更是连半个月都没挺住。

  “狗鼠的李弘规,鼠辈误某!”

  张公素在心中暗骂,他本以为三镇联军能击败刘继隆,故此才抓住机会,对曹茂发起了进攻。

  眼下战事焦灼,南边却一泻千里,这岂不是把他张公素放在火上烤吗?

  谩骂间,张公素抬头看向战场,但见远处蓟县矗立,而蓟县面前则是充满了拒马、堑壕、羊马墙、敌台等等防御工事。

  五尺高的羊马墙加上丈许高的夯土敌台,五丈宽又布置拒马的官道,这简直就是缩小的城墙。

  正如眼下,近万步卒结阵,左右又有上万精骑掠阵。

  正面战场上,汉军与卢龙军纠缠交战,卢龙的武风相比较成德、魏博这种十数年没有常规作战的军队来说,素质无疑更高,但这也仅仅是和魏博、成德作对比。

  常年与奚人、契丹人保持治安战的卢龙军,眼下突然开始数万人配合作战,虽然不至于手忙脚乱,但小错误却接连不断的出现。

  相比较下,过去七年都在进行高强度战争的汉军就显得有条不紊。

  哪怕许多兵卒都是招募训练不足两年的兵卒,但指挥他们的伙长、队正、旅帅、校尉和别将、都尉却都是从高强度战争中活下来的幸运儿。

  他们兴许不知道如何取胜,但他们却知道怎么自保才能让麾下将士活下来。

  正因如此,面对近两万卢龙步卒的围攻,不过七千多的步卒却打得有声有色,隐隐还能反推卢龙前军阵脚。

  张公素几次派遣幽州突骑试图侧击汉军步卒,却都被曹茂指挥耿瓛、张简会将其击退。

  今日是他们交锋的第五日,前四日张公素死伤了两千多人,今日看样子又要添上一千多死伤。

  相比较下,汉军也死伤了不少,但绝对达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。

  “三万五千多人,眼下已经死伤快四千了,三军士气都不在,继续打下去也不一定能拿下蓟县。”

  张公素思绪万千,低头又看了眼手中的军报,只觉得自己这次确实是踢到了铁板。

  “鸣金收兵,撤回潞县……”

  眼见死伤不浅,而且南边的刘继隆随时有可能北上,张公素只能选择退兵。

  左右兵马使及牙将见状,只能不甘下令,而旗兵则是不断挥舞令旗,击钲传讯。

  得到军令后,本就不愿继续与汉军纠缠的卢龙军开始后撤,而汉军也并未追击,而是在曹茂的指挥下重整队伍,交替休息了起来。

  “狗鼠的刘继隆,他是如何练的兵?!”

  远看汉军阵脚不乱,张公素心中七分羡慕,三分嫉妒。

  只是他再怎么羡慕嫉妒,此刻也只剩下了撤军这一条路,不然等刘继隆北上与曹茂会师,那被包夹的就是他了。

  “撤!”

  调转马头,张公素不甘抖动马缰而去,身后将领则是指挥兵马后撤跟上。

  “撤了!他们撤了!”

  “呜吼……”

  眼见卢龙撤军,阵中厮杀许久的耿瓛忍不住开怀大笑,振臂举起手中马槊,不断高呼。

  不止是他,而是所有汉军在看到张公素撤军后,都忍不住发出了欢呼声。

  蓟县之围解除,曹茂却眉头依旧紧皱,因为他不知道张公素是准备休整后明日继续来犯,还是另有其他打算。

  “派出塘骑跟上,看看他们是撤回军营休整,还是另有所图。”

  “是!”

  左右都尉接令,随后传讯给了耿瓛所部精骑,继而派出精骑尾随而去。

  不过张公素也没有轻易让曹茂看出自己的意图,而是留下千余骑兵充为塘骑,断绝了汉军塘骑尾随而去的可能。

  眼看探查无望,曹茂也没有继续僵持,而是指挥大军撤回了羊马墙以内的营盘休整。

  “张公素今日撤军比平日早两个时辰,不是因为死伤太多,便是因为其他地方出事。”

  曹茂大步迈入牙帐之中,走上主位后坐下,将桌上已经放冷的茶水一饮而尽。

  等他再回头时,耿瓛、张简会也带着汉军及卢龙等牙将坐到了位置上。

  “我军今日死伤多少,还有多少兵马能战?”

  曹茂的话让帐内气氛瞬间凝固,耿瓛先作揖道:“阵殁一百七十九人,残疾四十二,负伤急需休养者九十七。”

  “如今能上阵者,约骑军四千四百,马步兵四千二百,合计八千六百余人。”

  曹茂闻言看向张简会,张简会见状则是作揖道:“今日阵殁、伤残弟兄三百五十七人,负伤一百八十六人。”

  “如今能上阵者,约突骑四千,步卒一千八百,合计五千八百人。”

  二人话音落下,曹茂便下意识在心中盘算起来。

  若是算上今日,那便是整整五日的交锋,而他们大约阵殁近两千人,负伤一千六百人。

  不得不说,幽州的突骑还保持着相当不错的战斗力,以曹茂这几日阵上所见,张公素所部死伤顶多不过五千。

  类似卢龙这种常年对外作战的藩镇,作战素质确实要比其他藩镇强上不少。

  正因如此,曹茂没有选择直接与张公素决战,而是不断消磨张公素实力。

  他这么做,主要还是因为汉军数量不足,虽说有近万五的兵马,可其中只有八千多汉军。

  若是汉军消磨殆尽,他不敢保证张简会麾下的那些卢龙兵马是否会生出异心。

  如今妫州两万多兵马虽然被奚人牵制,但曹茂相信他们用不了多久就能击退奚人。

  届时只要奚人被击退,西边两万多兵马便能抽调大半东进,那个时候才是他击败张公素的时候。

  在他这般想着的时候,果不其然帐外传来了急促密集的马蹄声。

  待众人看向帐帘,帐帘立马被掀开,负责节制塘骑的别将连忙作揖。

  “都督,我军窦都尉、陈都尉及李兵马使报捷,三月初二于胡跸山杀破奚胡三万,奚胡阵乱北溃而逃,斩虏首五千七百余级,获马三千八百余匹,大捷!”

  “好!!”

  眼见自己所期盼的结果到来,曹茂连忙起身叫好,帐内原本紧张的情绪也骤然消失。

  “军令,以陈炳文、李茂勋率军中精骑及近万步卒东进,攻破昌平后留驻三千步卒,余下聚兵蓟县!”

  “是!”

  曹茂从容不迫的对别将下令,别将随即应下,而后起身退出牙帐。

  在他走后,曹茂目光看向众人,开怀笑道:“没了奚胡纠缠,这张公素即便是佯装撤退,也得改为真的撤退了!”

  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
  帐内笑声不断,此刻他们还不知道刘继隆在邺县破三镇联军的消息,但他们已经有了击败张公素的底气。

  曹茂令人将酒肉端上来,不多时帐内便传出了肉香味,嗅得帐外兵卒不断吞咽口水。

  翌日,张公素拔营退往潞县,并将包围蓟县的塘骑全部后撤,重兵布防武清、辽西、怀柔、潞县及会昌等县。

  这副做派,摆明了是要和曹茂打持久战,而曹茂也不甘示弱。

  在确定张公素撤军后,他便调兵攻占了昌平、广平、孤竹等县。

  湖灌水以西、桑干河以北的诸县,就这样被二人瓜分并形成对峙之势。

  在此期间,刘继隆在邺城全歼三镇联军的消息也从河东传入蓟县,使得军心大振的同时,原本并不乖顺的李茂勋、李可举等人也变得乖顺了起来。

  与此同时,邺城之战的结果也开始从北向南的传播起来。

  原本人心浮动的洛阳城,在这则消息下瞬间安定,诸多对刘继隆不满的势力,纷纷没入水下,但张瑛却依旧在根据韦昭度调查。

  相比较表面上太平的洛阳,得知消息的王式与陈靖崇便继续对淄青二城招降起来。

  葛从周、张归霸不为所动,而李阳春则是在得知消息的瞬间,立马从濮州、郓州等黄河前线撤回七千多兵马,随后向泗水集结而去。

  李阳春的动向,立马引得朱温紧张起来,但当朱温率军抵达费县时,他还未看到李阳春的兵马,便先见到了李阳春的劝降信。

  “败了……败了?”

  费县衙门内,朱温手拿李阳春的劝降信,喉结涌动的同时,只觉得胸口憋着的那股气几欲消散。

  “十万大军就这样败了?”

  朱温浑身发颤,这不是恐惧,而是生气。

  他割据一方的想法在此刻破灭,北方四镇被刘继隆讨平只是时间问题,届时以他这点微末实力,根本不是刘继隆的对手。

  “要不要投降?”

  这个想法突然出现在了朱温的脑中,他知道现在投降无疑是最好的时候。

  只是他不甘心,毕竟他若是投降,便等同将自己的性命交给了刘继隆。

  刘继隆不可能让他出镇地方,很有可能是给他个闲职将他禁足洛阳。

  届时鸟入囚笼,可他朱温眼下才不过二十岁,还有大把年华。

  若是就这样被囚,过上几十年混吃等死的生活,那还不如杀了他。

  可是若真没了这条性命,他又舍不得……

  朱温就这样拿着书信,脸上表情变了又变,直到他看见衙门门口那些表情不安的兖海兵卒,他这才醒悟。

  “若是河北战败的消息传来,镇中这些牙将和兵卒恐怕不会如此乖顺……”

  朱温脸色变幻,随即咬了咬牙:“纸笔,某要写信!”

  闻言的兵卒连忙取来纸笔,而朱温只感觉手中毛笔重若千钧。

  他强撑着心底的不甘缓慢的将这封信给写完,随后认命似的将书信用火漆封好,递给了眼前兵卒。

  “派快马将这封书信送往兖州李阳春手中,某送他如此大功,他理应为某争取。”

  朱温显然是提出了什么条件,但他自己也不确定刘继隆是否会答应他的条件。

  如果刘继隆不答应他的条件,那他只能另想办法,总之他绝不可能做笼中鸟。

  兵卒接过书信,转身快步走出衙门,不多时便将书信交给快马,让快马带往了兖州。

  翌日让快马将书信送到泗水县的时候,李阳春已经在此处聚兵二万,随时准备东进沂州。

  书信送抵后,李阳春便当着众将的面将其拆开,一目十行看完后忍不住轻笑。

  “这朱全忠,时局如此还要与某讨价还价。”

  他随手将书信递给了旁边的校尉,让校尉传递给众人。

  谭凯、邓俨、刘松等人纷纷接过查看,紧接着忍不住都笑了出来。

  朱温信上条件不多,只有两条,但每条都是在挑战汉军的底线。

  首先是准许朱温出镇担任节度使,其次便是不打乱他的编制。

  李阳春如果答应这两条,那恐怕他此前兖州之役积攒的名声,便要一朝被他败光了。

  想到此处,李阳春轻笑道:“不必理会,他既然不是诚心投降,那便没有什么好说的了。”

  “大军继续征募民夫,等四万民夫足数,大军东进费县,某要看看这朱全忠还有什么手段。”

  “是!!”众将纷纷作揖,继而退出了衙门。

  李阳春已经不打算招降,而朱温也在等待两日后,大概猜到了李阳春的心思。

  见状他只能咬牙召来亲信,阴沉着脸色对亲信交代道:“放飞信鸽,派出快马,想办法让葛大郎和张大郎得知消息,率军撤入鲁山,走鲁山南下撤入沂州。”

  “末将领命。”亲信作揖应下,随后便在朱温阴沉的脸色中忐忑退出了衙门。

 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,朱温面上皮肉都在因为牙关紧咬而微微发颤。

  汉军在淄青兵马不过二万,而葛从周他们有近两万人。

  如果他们要突围,那是肯定能突围的,但死伤绝对少不了。

  朱温原本想着河北三镇击败刘继隆后,自己趁机依托淄青夺回整个平卢,现在河北三镇战败,卢龙被击败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  如果再不趁此机会撤回葛从周他们,那他绝对守不住沂州和海州。

  哪怕死伤惨重,但只要能撤回葛从周和张归霸,他始终还有再续希望的可能。

  想到此处,朱温不免想起了南边的高骈,同时脑中也不断浮现出这些日子从江南传来的消息,脸上露出轻嘲的表情。

  “死伤多少?”

  洪州钟陵县衙内,尚不知道刘继隆已经在邺城全歼三镇联军的高骈,此刻正脸色阴沉的质问面前之人。

  邝师虔看着高骈的表情,忐忑不安的继续躬身作揖,试探性说道:

  “阵殁不下万人,梁节帅负伤,姚兵马使阵殁,眼下大军已经撤回饶州,池州为杨行愍所占。”

  高骈闻言浑身发颤,邝师虔担心看向他,好在最后高骈撑住,只是深吸了口气。

  正月二十五,梁缵与姚归礼率军三万走池州秋浦向宣州进攻。

  杨行愍得知消息,亲率近万兵马攻入池州境内,并在青阳境内与梁缵、姚归礼交战。

  双方交战三日,第三日杨行愍所部兵马溃败南陵而去,梁缵与姚归礼见状率军追击。

  大军追往南陵时,早就埋伏在半道的李神福率军五千对梁缵发起突袭,杨行愍也率军折返杀来。

  梁缵负伤,姚归礼阵殁,三万大军死伤近半,只能匆匆溃撤。

  杨行愍乘胜追击,占领池州全境,梁缵只能负伤撤往饶州。

  想到这些,高骈袖中拳头忍不住攥紧,却依旧压着脾气:“王郎呢……”

  “王节帅率军东进浙东,然浙东大将钱镠率军二万分道驻守常山、须江要道,我军强攻不得入,死伤数千人。”

  邝师虔时刻关注着高骈的状态,高骈则是在听到七万大军竟然无法东进,忍不住气笑道:

  “七万大军不得入,吾竟连区区两镇都攻不下,岂非为天下人嘲笑?”

  “高王千万莫要这么说。”邝师虔连忙安抚。

  “我军虽然没能攻略江南州县,但安南蔡袭已经归顺我军,我军便没了后顾之忧。”

  “只要高王您亲率大军东进,拿下宋威、董昌,不过手到擒来。”

  邝师虔的话,倒是让高骈,勉强提起了几分精神。

  此次攻打受挫,主要还是他轻视了宋威和董昌,若是他亲自率军去攻,不怕夺不下江南。

  思绪此处,高骈深吸口气:“北边可曾有消息传来?”

  邝师虔知道高骈想问什么,于是他连忙说道:“前几日刚刚传来消息,听闻成德、魏博、昭义组成十万联军,如今已将刘继隆包围在相州之地了。”

  “刘继隆不过两万兵马,这次即便能突围成功,恐怕也会死伤不浅。”

  “好!”听到刘继隆也在讨伐河北诸镇时吃瘪,高骈原本有些难受的心情,顿时便舒畅起来。

  “传令,从江北、湖南抽调两万兵马,吾亲率两万大军东进衢州。”

  “吾倒要看看,这董昌、宋威、杨行愍之徒,到底有什么手段能挡住吾麾下大军!”

  高骈重新恢复精气神,邝师虔见状连忙作揖:“高王亲率大军,些许宵小必然无法抵挡。”

  “下官在此提前祝贺高王讨平江南二贼,平定江南,还江南百姓太平!”

  面对邝师虔的吹捧,高骈也忍不住颔首,随后传下敕令。

  一时间,本因受挫而低迷的渤海军,得知高骈即将亲征之后,很快便恢复了士气。

  高骈虽然在刘继隆手下吃过亏,但他也只败给过刘继隆,对上其他势力都是无往不利。

  正因如此,高骈选择亲征后,渤海军的士气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。

  只是高骈还不知道,刘继隆已经率军北上,准备对付河北四镇中,最后一个还尚有野战实力的张公素了。

  “参见殿下……”

  沧州北部边境,经过十天的长途跋涉,刘继隆终于率军抵达了永济渠与桑干河交汇处。

  斛斯光率马懿、高淮及五千精骑在营门处迎接刘继隆。

  风尘仆仆赶来的刘继隆并未下马,只是扫视斛斯光的那五千精骑,随后提起精神道:

  “远道而来,过于疲惫,便不要在营外晒太阳了,先入营内吧。”

  “是!”斛斯光等人纷纷作揖,接着与刘继隆走入了营盘之中。

  营盘内有不少民夫,整个营盘也是按照刘继隆早年定下标准来驻扎的,没有任何问题。

  众人穿过营盘,来到牙帐前下马走入其中。

  帐内摆有沙盘,沙盘囊括了义武、义昌、卢龙三镇,木质旗牌上也写下了斛斯光他们预估的卢龙各州县兵力。

  刘继隆看了眼,但见卢龙境内已经聚有十二万兵马,其中四万是曹茂与张简会,剩下八万则是张公素所部。

  “只有这么点人支持张简会?”

  刘继隆倒是没想到,整个卢龙那么多兵马,竟然只有一万多兵马选择张简会,其余人都选择支持了张公素。

  斛斯光见状,面色有些尴尬:“诸镇都在传对我军对牙将牙兵十分刻薄,故此……”

  经他解释,刘继隆便明白了这些人的心思。

  他们并非是支持张公素,而是谁反对自己,他们就支持谁。

  毕竟支持别人顶多就是受到驱使,而若是自己占据卢龙,卢龙这些牙将牙兵都得受难。

  “如此也好,需要安抚的人少,其余人都能用兵马镇压。”

  刘继隆并不把张公素这所谓八万人放在眼里,八万人只是纸面数据,真正能打的还是张允伸留下的那四万多人。

  况且张公素和曹茂已经交战许久,死伤也应该不少了,自己需要对付的精锐或许连四万都没有。

  “曹茂可有消息传来?”刘继隆询问。

  “有!”斛斯光开口回应,随后指着蓟县以西的地区说道:

  “您击败三镇后不久,张公素便得知消息,退往了潞县,并在潞县、辽西、武清、怀柔、会昌等处驻防。”

  “曹郎君如今占据蓟县以西的孤竹、昌平、广平等县,与张简会联兵四万,刚刚击退奚胡入侵。”

  “不过四万兵马中,有近万五兵马驻扎妫州,防备奚胡继续南下,能调动的只有两万五千兵马,其中有精骑一万三千余。”

  经过斛斯光解释,刘继隆大概明白了如今幽燕之地的情况:“他这是准备聚兵在幽州和我们决一死战啊。”

  话虽如此,刘继隆脸上挂着笑意,他不怕张公素结硬寨,打呆仗,就怕这厮带着幽州突骑四处乱窜。

  如此看来,张公素也不过就是跳梁小丑,根本没有史思明、李怀仙、朱泚、张仲武乃至张允伸的手段。

  幽州突骑再厉害,也得有厉害的将领指挥才能得到发挥,张公素显然只是个骁将。

  “敕令,明日大军拔营西进,并令王建、率军八千攻瀛、莫二州而去,并调齐州五千兵马北上驻防沧、德二州。”

  “末将领命!”斛斯光先接令,继而才开口道:

  “殿下,这么一来沧德二州只有五千兵马驻守,如果成德、魏博来犯……”

  “他们来不了,也不敢出来。”刘继隆将其打断。

  六万联军全军覆没,昭义的卢匡连自保之力都没有了,而成德和魏博的风气摆在那里,如今恐怕都在忙着争斗。

  在他们内部争斗争出结果前,他们不可能进攻沧、德二州。

  更何况安破胡麾下两万多兵马还准备进攻魏博,乐彦祯先挡住安破胡再说吧。

  防备个野战兵力折损七八成的成德镇,五千兵马足够了。

  这般想着,刘继隆只觉得有些疲惫,随即摆手遣散了众人,在牙帐休息了起来。

  翌日,大军在刘继隆指挥下拔营西进,而王建也接到敕令,征募民夫的同时等待齐州驻兵北上。

  三月十七日,刘继隆率八千精骑封锁涞水,切断了张公素与涞水以南瀛莫二州的联系。

  张公素所派出南下的快马遭受汉军精骑追击,只能逃回会昌,将此事禀告给了张公素。

  坐镇潞县的张公素得到消息时,已经是翌日清晨了。

  “果然北上了,不过他就带了八千骑兵?”

  潞县衙门内,张公素有些吃不准刘继隆的手段,或者说在面对刚刚大胜而来的刘继隆时,他心底不免有些心虚。

  他连张允伸都对付不了,更别提刘继隆了。

  若非如此,他也不会转攻为守。

  在张公素吃不准的时候,作为他如今麾下大将的陈贡言却开口道:

  “刘继隆切断我军与莫州、瀛洲联系,恐怕是为了攻打瀛洲和莫州。”

  “节帅别忘记,刘继隆在沧德二州和易定二州还有不少兵马,而我军在瀛洲莫州虽然有两万大军,但都是招募入伍不足一个月的新卒,老卒只有不到五千人。”

  “若是刘继隆真的决意进攻,那瀛莫二州恐怕……”

  陈贡言的话还没说完,便有列校快步冲入衙门之中,急忙作揖道:“节帅,兵马使史元忠叛乱,以范阳城投刘继隆而去!”

  “什么?!”张公素蓦然起身,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。

  史元忠与他是合作关系,前几日他还与自己书信往来,信上交谈甚欢,如今却直接投降了刘继隆,这让张公素感受到了一种挫败感。

  不止是他,衙门内的陈贡言等人都脸色不免难看起来。

  史元忠投降,这代表范阳的近万兵马倒向了刘继隆,哪怕这些兵马都是新卒,却也足够重创他们。

  更重要的是,固若金汤的范阳都投向了,那四周的城池恐怕不用多说。

  “节帅……”

  果不其然,随着时间推移,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,范阳四周诸县便不断传来消息。

  本就畏惧刘继隆的诸县,眼看史元忠都投降了刘继隆,纷纷跟着倒戈刘继隆。

  张公素只觉得自己就不该把镇兵都抽调到自己身边,若是地方上的镇兵足够多,那他们为了自己日后的权力和家产,肯定不会轻易支持史元忠这种人倒戈刘继隆。

  可如今史元忠等人手上都是新卒,这些新卒根本没有太多家产需要担心,反而是刘继隆讨平卢龙后,很有可能会分田给他们。

  单从这点来说,新卒倒戈实属应该,而史元忠也是借势投靠罢了。

  “混账……”

  张公素已经不再指望桑干河以南的那些州县,但他帐内有不少瀛莫二州的牙将,为了安抚他们,他还是得做做样子。

  “陈刺史,你率五千精骑明日南下,定要打通我军与瀛莫二州联系,莫要让瀛莫的弟兄寒心!”

  “是!”陈贡言大概能猜到张公素的想法,于是便配合了起来。

  只是不出意料,幽州在桑干河以南的诸县,除会昌、武清这种有镇兵驻扎的城池外,余下十二座城池尽数投降刘继隆。

  刘继隆令曹茂分兵前往接管诸县,随后令斛斯光率军击退试图南下的陈贡言。

  陈贡言倒也没有真的要南下,只是做做样子,所以双方并未有太多死伤。

  从率军回营的斛斯光口中得知陈贡言的态度后,驻兵在新昌县的刘继隆便明白了张公素的想法。

  “看来他们是要舍弃瀛洲和莫州了。”

  简陋的新昌县衙内,刘继隆开口与斛斯光等人解释。

  斛斯光闻言,当即便冲动道:“殿下,以我军与曹郎君麾下三万余兵马,击败张公素并不困难,不如趁势合兵进攻?”

  面对他的表态,刘继隆并未着急,只是开口道:“军中火药不多,最后的七千多斤火药也已经交给王建去攻打瀛莫二州。”

  “眼下不可着急,需要等关西火药走运河运抵,我军方能北上。”

  半年多时间,连续多场大战,早就把汉军火药消耗得七七八八了。

  如今只能从临州不断生产火药,走陆路和水路转运到河北。

  至于王式和陈靖崇、李阳春等部,只能等刘继隆讨平河北,才能获得火药补给。

  不过只要河北能讨平,长江以北的剩余三镇也就不足为虑了。

  这般想着,刘继隆本准备继续商讨如何围攻张公素的事情,但这时却有校尉快步走入衙门,对堂内的刘继隆作揖道:“殿下,王尚书快马传来消息。”

  “三月十三日夜半,淄青叛军突围走鲁山南下而去,我军追击二十余里,获甲首四千六百二十二级,淄青收复。”

  “突围了?”刘继隆脸色浮现些许诧异,但很快又归于平静。

  他看过淄川城和益都城的地图,两座城池距离南边的鲁山也就五六里距离,且进入鲁山的道路有数十条,基本都是当初康承训为了围剿庞勋而开辟出来的。

  此外,由于刘继隆抽调了齐鲁之地汉军参与河北的战事,所以王式和陈靖崇手中兵力不足。

  在种种原因下,葛从周和张归霸能突围并不奇怪,突围成功也不奇怪。

  不过以二人在淄青坚守的情况来看,淄青依旧固若金汤,他们也没有必要突围。

  他们既然在城池坚固的情况下选择死伤惨重的突围,那只能说明是有人要他们突围。

  “窸窸窣窣……”

  刘继隆刚刚算到朱温让葛从周他们突围,衙门外又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。

  又是一名校尉走入衙门,并且脸色亦是十分凝重。

  他来到正堂外驻足,连忙对堂内刘继隆作揖:“殿下,李节帅派快马传来消息。”

  “三月初七,李节帅率军二万往沂州攻去,朱全忠以精兵数千驻守费县。”

  “知道了。”听到这名校尉的话,刘继隆算是串联起了所有。

  李阳春先聚兵进攻沂州,朱温得知消息后,应该是担心自己守不住,所以便令葛从周和张归霸突围了。

  只是就他们现在的状况来看,即便突围成功,恐怕也没有多少兵马了。

  仅凭这点兵马,朱温怕是挡不住李阳春。

 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,刘继隆还是对面前两名校尉吩咐道:

  “敕令李阳春,令其稳扎稳打,不可轻敌冒进。”

  “敕令王尚书、陈都督合兵攻向穆陵关,与李阳春两路夹击兖海军。”

  “末将领命!”

  二人应下,随后见刘继隆没有吩咐,这才退出了衙门。

  在他们走后,刘继隆目光看向堂内众人,随即将他的分析告诉了众人。

  “不必担心朱全忠,任他手段再多,实力不济就是实力不济。”

  刘继隆淡然安抚众人,随后正准备说什么,却又见刚刚走出衙门的校尉折返回来。

  几次被人打断,刘继隆也不免微微皱眉:“发生何事?”

  “殿下,安都督传来消息,相州、卫州收复,乐彦祯已经退往卫州,我军不日便将攻入澶州。”

  “此外,昭义军节度使卢匡奏表调入朝中,崔留守率河东军收复潞州,眼下正往邢州、洺州、磁州分兵而去。”

  得知昭义投降,安破胡收复两州,刘继隆原本的些许不适,顿时便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只有高兴。

  “好!”他忍不住叫好,随后与众人说道:

  “昭义投降,我军转瞬间收复六州,只要再收复瀛莫二州,则河北只剩十一州县掌握叛军手中。”

  不等众人反应,刘继隆看向校尉,继续敕令道;

  “敕令高进达,以昭义军节度使卢匡为左散骑常侍,昭义军中都将及以上,均授散官,品秩不变,列校及兵卒尽数遣散,昭义州内土地平均百姓。”

  “敕令安破胡,魏博若要投降,需打散兵卒,自节度使向牙将均自削一品,以散官恩养。”

  “若是迟迟不降,即命安破胡效仿邺城之战,尽数诛之!”

  “末将领命!”校尉连忙应下,紧接着退出衙门。

  他走的有些匆忙,显然是刚才刘继隆皱眉的举动让他误会了。

  刘继隆见他如此,也不免有些窘迫,但很快恢复如常,对斛斯光等人吩咐道:

  “关西的火药,最迟四月初便能走运河北运至幽州境内,必不可失。”

  “此外传令投降诸县,凡是投降的卢龙军,只要官职在列校以下,土地皆不征收。”

  “凡列校及以上者,衙门出钱赎买,必不会让他们吃亏。”

  “此上为招降条例,凡州兵、牙兵均以此操办。”

  对付卢龙,刘继隆所想的自然是拉一派打一派。

  卢龙镇人口本就不多,又地处边疆,属于迁无可迁的地方。

  如今经过张公素这么折腾,可以说全民皆兵,征收普通兵卒的土地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事情。

  只要能将将校的土地赎买,然后再经过清丈和登籍造册来重新划分,那就足够解决幽州的问题了。

  幽州是刘继隆日后向辽东开进的基地,这里的人口是不能动的,能保留还是尽量保留。

  至于跋扈的氛围也好改变,大不了就多镇压几次,将犯事的兵卒及其亲眷发配日后的辽东便是。

  此外还可以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迁徙人口过来,如此持续十几年就能将卢龙的风气给弹压下去。

  眼下的武人风气还没有到五代十国那种变态的程度,诸如吃人这种事情,刚刚有点苗子,就被刘继隆掐灭了。

  唐末的武人风气还好解决,若是五代十国那种,便是刘继隆恐怕也会头痛。

  思绪这般,刘继隆目光扫视众人,眼见众人没有异议,随即便解散了众人。

  他往中堂休息去了,而马懿和高淮则是跟着斛斯光向外走去。

  三人本来十分沉默,不过当他们走出衙门并上马准备前往军营时,沉默的高淮却主动道:

  “如此看来,河北被安定也就是这几个月罢了。”

  “殿下若是解决了河北,那剩下的淮南、徐泗和兖海就更好解决了。”

  “南边的高骈是我军手下败将,收拾他轻而易举。”

  “都督,你说若是朝中有人劝进,殿下会在讨平河北后接受吗?”

  高淮的话音落下,马懿顿时侧目看向他,显然没料到他会说这些。

  “某不管这些,殿下要怎么做就怎么做。”

  斛斯光头也不回的给出回答,高淮眼底闪过异色,却也不询问马懿只是自顾自颔首。

  “若是如此,那末将知道了……”